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年薪火相传。9月20日,青岛科技大学迎来了建校七十五周年华诞系列校庆活动。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校友会在此温情启幕,拉开了一场以书画为媒、以母校为根的艺术盛宴。
活动期间,多位书画界及艺术领域的校友从各地归来,在这温馨的会场中开启了重返母校的第一程。大家围坐交流,忆起当年在画室挥毫、在食堂畅谈的青春岁月,感慨万千。

随后的“书画寄情·墨韵青科”创作环节,本次校友会核心环节——“书画寄情·致敬母校”创作交流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十余位国内知名书画家校友现场铺展宣纸、研磨挥毫,以笔墨抒发对母校的感恩与祝福。成为整场活动的高光,尽展书法艺术的神韵与对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期许。十余幅书画佳作相继诞生,或大气磅礴,或婉约雅致,每一幅都凝聚着校友对母校的深情。



针对书画专业新生,李宏文院长以各位校友和教师为例,从技法锤炼、灵感捕捉、职业规划等方面倾囊相授。“多去校园角落写生,多和师长同学切磋,艺术的养分就藏在这些日常里。”2025级新生在聆听后,对艺术之路有了更清晰的方向。看着展厅内陈列的优秀的师生书画作品,对比自己求学时的创作条件,纷纷为学院书画教学硬件升级、人才培养成果点赞。
李宏文院长向现场的同学们介绍的这些师生作品涵盖书画、设计等多个领域,既有对传统艺术的创新演绎,也有对时代议题的艺术表达,在各类国家级、省级赛事与展览中屡获佳绩,展现了学院在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上的扎实成果。李院长表示,希望新生能从中感受艺术魅力、找准学习方向,也希望校友能通过这些作品看到学院的发展活力,共同助力艺术学院在艺术传承与创新之路上走得更远。

随后,众人移步学校第一食堂,共同品尝承载青春记忆的“科大味道”。糖醋里脊、葱油饼、老豆腐等经典菜品上桌,瞬间唤醒校友们的校园记忆饭桌上,大家围绕求学时一起在画室熬夜创作、向老师请教书画技法的往事畅聊,烟火气中满是对母校的眷恋。

创作间隙,校友们围绕“新时代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度研讨,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就“传统书画技法与当代审美融合”“书画作品的时代表达”“青年书画人才培养路径”等议题建言献策。“青年学子要先扎稳传统笔墨根基,再从生活与时代中汲取灵感,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校友们的分享,为在场师生带来了前沿的艺术理念与实践经验。
针对书画专业新生成长,活动特别设置“书画名家面对面”环节。各位资深校友书画家结合自身从校园走向专业领域的经历,从“笔墨技法精进”“创作灵感积累”“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分享心得,鼓励新生“以心观物、以笔抒情,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成长” 。

继后举行了校友捐赠仪式。校友们捐赠了书画创作,用于支持学院书画学科建设、师生创作项目及学术交流活动。艺术学院院长对校友们的支持表示感谢,强调将用好捐赠资源,助力书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同一时间,艺术学院音乐中心一场由优秀校友田彬为2025级研究生精心打造的“开学第一课”开讲。现场,红色横幅“艺术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第一课’”格外醒目,等闲谷创始人田彬校友以“生活的尽头是无尽的乡野——我的乡村振兴之路”为题,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深度分享。

此次校友会以书画为纽带,既是校友与母校的温情重逢,更是学院书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艺术学院将持续依托校友资源,搭建书画艺术交流平台,推动传统书画艺术薪火相传,培养更多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精神的优秀艺术人才。

最后的交流与创作环节中,校友们的作品与学院师生佳作形成呼应,让艺术的脉络在新老学子间不断延续,为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生态注入了更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