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晚,艺术学院崔建军教授在弘毅楼B208教室以"对象与中间-关于莫奈绘画世界"为题,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融合艺术史与哲学思辨的学术盛宴。

讲座中,崔建军教授指出,尽管莫奈绘画已历经150年,但是对于其绘画的地位仍存争议。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塞尚,而不是莫奈是西方绘画的分水岭?在讲座中,崔建军教授讲到: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绘画的对象式的观看与表象方式,有着与非对象式观看与建构的塞尚绘画本质的区别。对象式的观看来自于笛卡尔的“我思”,或者说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绘画是笛卡尔的“我思”在色彩绘画领域的表征。在对象式的观看之下,世界处于作为主体画家绝然距离之外,所谓的整体观察则是以此为前提的色彩写生的要领。而正是基于“我思”的对象性成为近代科学的哲学基础,以及成为将现代人置于技术集置之中的核心力量。在此意义上,从莫奈到塞尚,是从践行对象观看方式的欧洲近代绘画转向非对象观看方式的塞尚以及以塞尚为中心的现代主义绘画。塞尚绘画能成为西方绘画历史的分水岭,即从对象性的观看与表象转向为非对象式的观看与建构。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问题涵盖“莫奈绘画的客观性”“对象性与现代技术的关系”等学术问题,崔建军教授逐一解答,深化了听众对莫奈以及塞尚关系的理解。
科学人文系列讲座将持续推动跨学科交流,为师生搭建学术对话平台,助力艺术教育与研究的创新发展。